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7:55:35    次浏览
体验式处罚应该严格落实到位,如果有必要,亦可加大体验难度,让违规司机们真正地体验到痛感。近几天,在昆明的一些路口,新来的“交通协管员”吸引了市民的目光。从衣着上,他们与交通协管员有很大区别,交通协管员穿的是“黄马褂”,而他们着各式衣服,只是有的佩戴着“志愿者”绶带,有的穿着黄白相间印有“JTXG”字样的马甲。他们要干什么?原来,这些新来的“交通协管员”都是驾驶证记满12分的驾驶人。想必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:开车时讨厌行人,走路时讨厌汽车。更确切地说,每个人都痛恨别人开车不守规矩,但下一秒自己很可能就成了那个开车不守规矩的人。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反差,归根结底在于缺乏同理心,做不到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,更做不到“严于律己,宽以待人”。当自己是行人时,哪怕只需要等几秒就绿灯了,也往往等不及,昂首阔步地闯红灯,还怒视着开过来的车辆,“不知道行人权优先啊!”当自己是车主时,可能就差了那么几秒,但响个不停的喇叭声已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和愤怒,心想“中国人那么多,我等得完吗”!而体验式处罚刚好能够打通这种角色之间的壁垒,比起扣分、罚款的简单粗暴,在体验式处罚中,交通协管员的角色扮演,让违规司机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自己此前类似的侥幸、无所谓、冲动等不良心态及行为,对于交通管理员、对于行人、对于自己以及对于整个交通安全体系的伤害,会是多么的大,其中包含着的各种可能的风险,更是让人“细思恐极”。而由于这种反思体验是深入人心的,所以会自动内化成个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品质,对于违规司机来说,这一经历是如此深刻,以后的驾驶行为自然尽量小心谨慎,自觉遵守交通规则。体验式处罚虽然不怎么便捷有力,所需时间也较长,但严格实施下去,必定可以培养司机们遵规守纪的意识。并且,体验式处罚对于交通管理者也是一种考验和促进,如何制定规章、如何操作、如何落实,都是交通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问题。而一旦这个流程走了下来,其实又是非常有利于日常管理工作创新的,如此一来,亦能促进交通秩序管理水平的提升。最终,在这个良性循环的过程当中,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温和方式,让规则意识深入人心,成为人们的共识。所以,体验式处罚应该严格落实到位,如果有必要,亦可加大体验难度,比如延长体验时长、细化体验工作、提高体验考核标准等,让违规司机们真正地体验到痛感,才能真正起到“惩前毖后,治病救人”的目的。(春城晚报 刘孙恒)